2018-03-20  林鄭的退保政策與民間的全民退保

【文:阿奇 (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

政府剛發表 2018-19 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一如所料,繼續拒絕設立全民退保,取而代之是設立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公共年金及對強積金等支柱進行「優化」。政府聲稱, 各項審查制度覆蓋率將高達 70%以上,再配合公共年金及逆按揭等措施,足可讓全民退休生活有所保障。我們可以看到,政府所謂的全民可享的退休保障權利,只是由零、二、三及四支柱湊集而成的繁瑣制度,獨缺具社會保險性質的全民養老金(第一支柱)。

零支柱是支柱未能達到政策目標

零支柱是構成現有退休保障的重要部份,由高齡津貼 (生果金)、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高額長者生活津貼 (高生津)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長者綜援)組成,當中長生津及高生津的覆蓋率只有約為 47%,即使再加上綜援及傷殘津貼,覆蓋率也只有 74%(註一),實在難以稱得上全民保障。至於領取水平方面,較易領取的生果金只有 1345 元,設有經濟審查的長生津、高額長生津及綜援,則分別為 2600 元至 3485 元,金額實屬偏低,難以讓長者脫貧。

而事實上,審查制度並沒有紓緩貧窮問題,長生津實施後長者貧窮率依然高企不下,未能達到政府自己所定下的政策目標。零支柱另一問題是繁雜分層的審查,令擁有一定資產應急的長者難以申請,此外,由審查引伸出來的行政成本以及道德風險更是無可避免的缺陷,容易加劇社會分化。

逆按年金離地混亂

政府一直以全民退保會將資源花在沒需要的長者身上作為拒絕實行的理據,不斷塑造社會上有「很多」長者擁有物業資產,不過現實是不少長者是與家人同住,當中相當部份的物業,更是不能隨便出租的居屋或租置單位, 這些「資產」根本難以轉化為收入。基於政府一直假設不少長者屬於「高資產、低收入」的錯誤評估,早前推出了所謂的逆按揭計劃,試圖誘使長者按樓換年金,但其效果 卻強差人意,直至 2018 年初只有 2100 多宗個案成功申請(註二)。

逆按揭未能奏效,政府這回直接設立所謂的「公共年金計劃」,繼續向他心目中的「高資、低收」長者招手,計劃聲稱投入 100 萬,就能獲取每月高達 5800 元的年金,不過相關年金並不會按物價調整,領取時間越長,年金越容易被通賬蠶食。為求吸引長者參與,政府又心生一計,計劃讓長者申請長生津時,豁免公共年金的資產申報。不過,這樣卻令年金的政策定位變得混亂,由本來協助中產獲得穩定退休收入的金融產品,變相成為申領審查福利的「小後門」,如此誘發的道德風險與及隨之而來的社會分化,恐怕只會使市民更加無所適從。

林鄭政府絞盡腦汁,誘使長者將僅餘資產轉化為「穩定收入」,若這種方法成功的話,政府或許可卸去部份的退保責任。不過根據全民撐退保社福聯盟最近的調查,多數長者依然希望保有一定的「棺材本」,究竟有多少長者會選擇放棄棺材本,換取數千元年金,實在成疑。不過,就算政府所提倡的退保方向成為趨勢,也不見得就解決了所有風險,不要忘記零支柱始終是單靠政府稅收支持,年金制度及逆安揭計劃亦容易受市場波動影響,一但經濟逆轉,政府勢必會承受更大的財務風險。

全民退保是最後一塊拼圖

相對繁瑣的審查制度,民間一直倡議的全民退保就顯得簡明易懂,只要年滿 65 歲的香港長者,就能申領最少3500 元的全民養老金(2016年金額計算),沒有架床疊屋的審查,無須左盤右算地去申請年金或逆按揭,更不用因資產審查而引起家庭成員之間的猜忌不和,對於長者來說,這些優點才是全民退保最吸引之處。全民養老金另一優點,是其多方融資、社會保險及部份儲備的特性,比單靠稅收的零支柱及市場投資的三支柱,更能達到承受財務風險。若我們表列比較各條支柱的特點,很容易便能發現 全民退保正好填補其他支柱的先天缺陷(見附表)。

世上沒有一個完美的社會政策,每種政策必有其優劣,引入全民退保填補現有制度的漏洞,其實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以往政府總愛以資源所限作為拒絕全民退保的理由,但近年財政盈餘越積越多,「缺錢」已非拒絕全民退保的藉口,政府口口聲聲要作社會的長遠投資,那好應運用積累的盈餘設立全民退保啟動基金,讓下一代的退休保障作更多的承擔。

作者提供圖片

註一:https://www.policyaddress.gov.hk/jan2017/chi/p193.html

註二:http://www.hkmc.com.hk/files/statistic_file/5/920/RM%20statistics_CHI_Jan%202018.pdf


 



全民退保方案

退保實用資料

退保Youtube

退保Facebook

退休保障事宜
小組委員會





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現時由多個民間團體組成,本年度的通訊方法如下:
電話: 2411  0196